123直播网

123直播网今日为您提供330场比赛直播

败给国足的阿根廷2年后夺世界杯,神魔一体的马拉多纳真是个大骗子?

作者:nino文章来源:123直播网发布日期:2020-11-27 06:27:24

从来没有一届世界杯像1986年那样,由一个人完全统治。你可以忘记1986年世界杯东道主是墨西哥,也可以不记得1986年世界杯金靴奖得主是莱因克尔,还可以模糊对济科、鲁梅尼格、普拉蒂尼、劳德鲁普等上古传奇的记忆,唯独不会忘记的人是马拉多纳——这个将1986世界杯与自己名字划上等号的传奇。


经历、见证过1986年世界杯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的感叹:那是一次与神的邂逅。1986年的马拉多纳有多神?他又如何欺骗全世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探寻这段光辉的历史……

世界杯从来不是单纯的足球赛事,对任何参赛国而言都是一次软实力的展示。尤其是在国家社会处于转型期时,足球承载起抚平心灵创伤、激发民族精神的作用。足球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来说,尤其如此。

1976年,陆军总司令维德拉和一批右翼军官发动政变,在阿根廷全境实行军事管制,议会被解散,民间集会被禁止,阿根廷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国内暴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军政府试图用的民族主义笼络人心——举世闻名的马岛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1982年4月2日,军人总统加尔铁里派兵占领了阿根廷与英国有主权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用战争唤醒国人的民族主义情节,以此笼络民心。阿根廷占领马岛的消息让阿根廷人沸腾,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然而,英国派遣强大的特混舰队杀奔马岛,英、阿爆发马岛战争。73天之后,阿根廷宣布战败投降,9800名阿根廷军人成为战俘。


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士兵

尽管在1983年,阿根廷恢复了民主化,但通货膨胀无法抑制,外债也无法偿还,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1981-1990年,阿根廷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高于750%!国内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企业长期严重亏损。从国际形象来看,阿根廷也是“无赖份子”——1980年到1992年,阿根廷两次对外债务违约,西方世界将阿根廷当局视为赖账、不守信用的政府。


阿根廷球员打出“马岛是阿根廷的”横幅

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内心却始终保留着孤傲、狂放的心。一边是强烈的种族自尊心,一边是战争失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以及来自西方国家的轻视,这让阿根廷人感到巨大的落差。阿根廷需要找回民族自尊心:承载这个重任的,是让无数阿根廷人骄傲的足球。

阿根廷算不算是1986年世界杯的头号夺冠热门呢?马后炮的观点来看,当然是。不过当时巴西、法国、西德、丹麦、英格兰都有着不俗的实力,阿根廷只是热门之一,但绝不在最热之列。


1984年战胜阿根廷的中国男足

80年代的中国男足,曾经打败过阿根廷。这是1984年的尼赫鲁杯,曾雪麟率领的中国队,1-0力克比拉尔多的阿根廷队,替补出场的赵达裕打进绝杀球。中国男足史上,首次战胜世界冠军!

普皮多、奥斯卡-加尔雷、朱斯蒂、布鲁查加——那支输给中国男足的阿根廷,首发11人当中,有4人是1986年世界杯的主力。大名鼎鼎的主帅埃克托-库珀,当年也是阿根廷阵中的一员。为何要提阿根廷输给中国队这件事?毕竟,从来没有哪支球队输给国足之后,还能拿世界杯冠军,阿根廷算是例外。


比拉尔多

阿根廷绝对算不上是头号大热——比拉尔多1983年开始执掌阿根廷,他执教探戈军团前15场,成绩是3胜7平5负,也包括上文提到的0-1负国足,与乌拉圭、巴拉圭、哥伦比亚、巴西的热身赛,阿根廷无一例外的输球。比拉尔多处在下课的边缘,压力巨大。


苏格拉底和济科

阿根廷的竞争对手,个个如狼似虎。普拉蒂尼的法国队在1984年捧得欧洲杯冠军,这位欧洲足坛最好的10号,是1983、1984和1985年欧洲金球奖得主,英国《世界足球》评选的1983和1984年世界最佳球员;巴西队从来都是世界杯夺冠热门,济科、苏格拉底两名老将压阵,志在弥补1982年世界杯艺术巴西无缘冠军的遗憾;西德队更是有鲁梅尼格、沃勒尔、马加特、利特巴尔斯基、布雷默以及马特乌斯等名将。

但阿根廷有马拉多纳,还有比拉尔多的战术变革。比拉尔多的思想领先那个时代,他认为,足球比赛究其根本是中场的争夺,得中场者的天下,谁掌握了中场核心,谁就能赢得胜利。比拉尔多用众星拱月式的阵型,甚至是3511,突出马拉多纳“1”的地位。1986年世界杯,3511横空出世,后人评价阿根廷的战术:神一样的马拉多纳,9个跑不死的机器人,组成强悍的世界冠军!

1986年世界杯小组赛和1/8决赛,马拉多纳只有1个进球。不过,进球数并非是衡量马拉多纳唯一的指标,首战3-1胜韩国,马拉多纳包办3个助攻;1-1平意大利,他打进唯一进球;1/8决赛2-0击败保加利亚,马拉多纳又送出1个助攻。


1/4决赛的英阿大战,比拉尔多祭出3511的杀手锏,恩里克、布鲁查加、巴蒂斯塔组成中场的3个中前卫,朱斯蒂、奥拉蒂克耶在两翼,组成5中场,马拉多纳埋伏在巴尔达诺身后。踢影子前锋的马拉多纳迎来高光时刻,2-1击败英格兰,马拉多纳梅开二度。


两个进球之一,是被后人无数次讨论的上帝之手。时光拨回到1986年6月22日,墨西哥阿兹特克体育场。第51分钟,英格兰中场球员霍奇挑传门将希尔顿出现失误,马拉多纳抓住机会,与希尔顿同时跃起争夺球权。1米68的马拉多纳,根本无法完成头球攻门。南美人特有的狡猾和灵动突然闪现,马拉多纳伸出左臂,用手将球打进英格兰的球门。


突尼斯籍主裁纳赛尔缓缓走向中圈,他看了一眼边裁多切夫,这位保加利亚边裁手中的旗帜纹丝不动。不远处,马拉多纳正与队友狂欢庆祝。纳赛尔和多切夫的这次眼神交汇,流露着犹豫、困惑,还有某种期待——这两位大哥指望着对方拍板,为这个“进球”负责。电光火石之间,裁判也无法看清马拉多纳是否真的是手球,然而职业直觉,以及英格兰球员的狂躁抗议,让两位裁判感觉不妙。纳赛尔和多切夫的沉默,等于是宣布进球有效。

上帝之手,还是违背道德?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我们选出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听听世界如何评价“上帝之手”。首先,我们看看两名裁判的甩锅——


纳赛尔和多切夫

主裁阿里-本-纳赛尔:我在等多切夫给我传递明确信号,但他没有示意这是手球。当时FIFA规定,边裁和主裁,谁的位置好,谁就有发言权,所以我尊重他的决定。

多切夫:尽管我第一时间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不过当时FIFA也有规定,助理裁判不允许与主裁判讨论判罚。如此重要的比赛,如果FIFA委派的是欧洲裁判执法,那么马拉多纳的第一个进球会被吹掉!

马拉多纳的手球,以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显然是有违体育道德的。所以两名裁判不会因为见证“上帝之手”而感到自豪,甚至,这是裁判执法生涯的耻辱。保加利亚名记吉奥基耶夫回忆:“多年之后,多切夫依然选择回避。他感受到了指责和压力,一直活在内疚和羞耻之中。”

德国通讯社DPA的评价:世纪丑闻。

标签: 佩卢西托 阿根廷 世界杯 巴西 足球 米歇尔·普拉蒂尼 马拉多纳将被葬于阿根廷首都郊外

分享按钮